終身讓路,不失尺寸:張英讓出“六尺巷”
俗話說:“吃虧是福。”肯于吃虧的人,往往為人寬厚、懂得謙讓、很少與人發生爭執,這樣的人能夠得到他人的尊敬和信賴,從而收獲良好的人際關系,人生之路會越走越寬。而那些事事精明、處處算計、無所不爭的人,也許能占得一時的便宜,久而久之,人們都會對他避而遠之,人生之路必然越走越窄。
正所謂有失必有得、有得必有失,那些情愿吃虧的人,終吃不了虧;愛占便宜的人,終占不了便宜??鬃诱f:“君子無所爭。”老子也說:“夫惟不爭,故天下莫能與之爭。”以吃虧是福、與人無爭的態度為人處世,人生之路會順暢很多《史記·周本紀》記載了一個故事:虞國人和芮國人因為一場官司不能裁決,來到周國請求幫忙。他們剛進入周國境內,發現這里的耕夫都互相讓出田界,民風謙讓長者。二人尚未見到西伯姬昌就已經慚愧不已,互相說:“我們的爭奪,恰恰是周國百姓恥于去做的,我們又何必去找西伯裁決呢?去了也只是自取其辱罷了。”于是,他們互相謙讓著離開了周國。在這個故事中,周國謙讓不爭的國風,不僅使周國社會和諧、國家安定,還感染了其他國家的人。
自古以來,房屋、土地等不動產都是重要的財富,“寸土必爭”常常是鄰里糾紛的重要原因。五代人楊玢的故居多被鄰人侵占,子弟們欲訴諸官府。楊玢寫詩加以阻攔:“四鄰侵我我從伊,畢竟須思未有時。試上含元殿基望,秋風秋草正離離。”大意是,四鄰侵占我們的房產就讓他們侵占去吧,要想想當初尚未置辦這些房產之時。你們可以到唐代的含元殿的殿基上去望望,當年何等繁華富麗,如今只剩下秋風蕭瑟、荒草無際。
與這個故事相似,張英“六尺巷”的故事更為人所熟知。張英是江南桐城人,歷任翰林院編修、禮部侍郎、工部尚書等職,累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。張英官高位顯,但為人忠厚廉儉、謙和禮讓,信奉“終身讓路,不失尺寸”的古語。
有一年,張英在桐城的家人與鄰居吳家在宅基地界的問題上發生了糾紛,雙方互不相讓,并將官司打到縣衙。張家人修書一封送到京城,希望張英能夠出面干預。張英收到書信后,立即批詩一首寄回:“一紙書來只為墻,讓他三尺又何妨?長城萬里今猶在,不見當年秦始皇。”張家人收到書信后豁然開朗,主動退讓了三尺。吳家人深受感動,也退讓了三尺。于是,兩家的院墻之間形成了六尺寬的巷道。張英失去的是三尺宅基地,換來的卻是鄰里和睦及千古流芳的美名。
張英晚年回鄉后從來不以宰相自居,遇到擔柴之人,便退立道旁,主動讓路。為了讓良好的家風代代相傳,張英總結自己一生的經歷和感悟,撰寫了一部家訓——《聰訓齋語》,內容涵蓋一個人成長成才的方方面面。關于“讓”,張英寫道:
“自古只聞“忍”與“讓”,足以消無窮之災悔,未聞“忍”與“讓”,翻以釀后來之禍患也。欲行忍讓之道,先須從小事做起。余曾署刑部事五十日,見天下大訟大獄,多從極小事起。君子敬小慎微,凡事從小處了。余行年五十余,生平未嘗多受小人之侮,只有一善策:能轉彎早耳。每思天下事,受得小氣則不至于受大氣,吃得小虧則不至于吃大虧,此生平得力之處。凡事不可想占便宜,子曰:“放于利而行,多怨。”便宜者,天下人之所共爭也。我一人據之,則怨萃于我矣;我失便宜,則眾怨消矣。故終身失便宜,乃終身得便宜也。”
從張英開始,張氏家族相繼為官者數十百人,其中十二人位列翰林。張英次子張廷玉為官勤謹廉儉,歷任禮部尚書、戶部尚書、吏部尚書、保和殿大學士(內閣首輔)、首席軍機大臣等職,位極人臣,是整個清朝配享太廟的漢臣。
張廷玉受益于《聰訓齋語》,自云“終身誦之”。像父親張英一樣,張廷玉也撰寫了一部家訓——《澄懷園語》,書中多次引用張英的訓誡,可見其對良好家風的恪守和傳承。
弘揚“六尺巷”精神,傳承謙和禮讓的家風,團結親人,和睦鄰里,體諒他人,遇事常能退讓一步,共建文明和諧社會,實現美麗的中國夢指日可待!
免責聲明:本網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,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。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立即聯系我們,我們會予以更改或刪除相關文章,保證您的權利。